据《四川日报》最近从科技厅获悉,在省重大科技专业支持下,东方电气氢燃料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Olas 60A氢燃料电池系统成功完成了10029小时耐久性测量。累计仪表5000多次,系统状态性能衰减率低于5%。这是国内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首次实现1万小时耐久性实测标记。
这次1万小时的耐久性测试结果标志着国内氢燃料电池系统在耐久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普通氢汽车燃料电池的寿命至少为5000小时,商用车从1.5万小时到2万小时不等。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实测1万小时衰减率低于5%。这意味着,在保证氢能汽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方面,将进入规模化地区示范应用阶段。
浙江商证券指出,全球及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需求共振预计将在2022-2025年进入产业规模化发展时期。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核心在于电堆及燃料电池辅助系统。现阶段,膜电极制备阳极板反应堆组装辅助系统的零部件水平100%自主化,膜电极核心材料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等主要依靠进口,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膜电极核心材料水平的完全自主化。预计从2022 -2023年开始,我国将逐步开始从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向气体扩散层的国产化渗透,打破膜电极核心材料的高进口依赖导致的反应堆高成本现状。
在投资方面,该机构指出,氢产业计划的落地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重复以及核心材料的国产化,预计燃料电池成本将迅速下降,进入市场化进程。最好提前安排具备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燃料电池反应堆及系统供应商亿华通柴动力东方电气熊岛股份千能力。具有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自身供应能力的整车企业:蒸汽集团长城汽车;燃料电池车辆氢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京城股份福莱特安装雅普股份仲裁技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