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供暖。11月7日,北京市从零时开始试供热,Xi安也完成了供热管网注水和设备调试。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启动弹性供暖。
每年供暖季,类似“你常年在北方的暖气里,我在南方的晴空里冻成冰棍”的热句.都在网上流行,今年也不例外。南北方巨大的供暖差异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暖气来了!南北温差“天壤之别”
众所周知,以秦岭淮河为线,南北供暖差异巨大。但其实南方冷起来也是深入骨髓的,尤其是湿冷的环境,让人“早上不想起床,不敢出澡,白天不敢离开阳光,晚上还得开着小太阳”。
大嗓门!南方供暖在行动。
近年来,随着南方供暖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上寒潮灾害,南方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供暖过冬。
贵阳部分新建小区可以实行集中供热。供热企业通过与空调原理相同的热泵技术,将45的水送入业主家中的地热管道进行供暖。“24小时不间断供暖4个月,每平米26元。”中国节能建筑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青山说。
据统计,2019年家用暖气片销量同比增长430%,销量增长的“主力军”是上海南京武汉等南方城市。
中国的供暖地区一般是年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90天以上的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
目前,中国南方普遍使用空调和电暖器过冬。这种挨家挨户的方式严重浪费电力资源,不利于节能减排,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也存在安全隐患。
供暖黑科技市场的新机遇
如今,中国北方数以千计的锅炉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以燃气为燃料的公共供暖系统,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低廉的价格和改善的空气给供暖市场带来了新的灵感。近年来,加热黑科技遍地开花,今年尤其是石墨烯技术的电热镀膜技术非常受欢迎。
短短几十秒,石墨烯壁画的温度上升了60,没有传统加热带来的干燥闷热感。
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供暖市场似乎欣欣向荣。但数据显示,2018-2019年采暖期,我国供热行业供热面积31.0亿平方米,采暖费收入775.6亿元,而供热成本达到992.7亿元,供热行业平均亏损率已达22%。
近年来,国内多家供热企业开始积极探索智能供热,包括华为阿里等互联网科技公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