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快递怎么看物流,郑州有哪些支柱产业?
郑州有哪些支柱产业呢?
郑州市 地处中国华中地区,黄河下游,中原腹地,河南中北偏北地方,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特别分明。郑州同时又是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历史的地方,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块热土上。
现在它是河南省的省会,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同时也是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面积为7446平方公里,人口为11352000人,城镇化率为74.6%,共有6个区,1个县,5个县级市,去年GDP为1158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6.5%,人均为113139元,比上一年增长4.1%。
至于问到郑州的支柱产业有哪些?从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来看,以制造业立市而闻名于世的郑州有这十大预示未来发展产业:
1,汽车制造业:宇通客车,上汽,海马,小鹏
2,大数据产业:上汽大数据,华为
3,网络安全 :信达捷安
4,生物医药:安图生物
5,互联网产业:阿里巴巴,新开普,uu踉腿
6,VR产业:捷安高科
7,电器制造:格力,海尔
8,电子信息:富士康
9,通信产业:新华三
10,高端安防:海康威视
而从政府报告说给出的数据上来看 十大支柱产业是这十大行业:
1,手机产量21369.6万台,增长3.2%
2,汽车产量60.7辆辆,增长3%,新能源汽车5.4万辆,增长38.3%
3,铝材435.2万吨,增长4%
4,钢材162万吨,下降5.4%
5,速冻食品117.1万吨,下降6.5%
6,耐火材料制品485.8万吨,下降23.7%
7,服装0.2亿件,下降89.5%
8,水泥1437.9万吨,增长5.8%
9,卷烟1541.1亿只,增长1%
10,电力电缆38.8万千米,下降2.6%
从去年的郑州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970.2亿元来看,比上一年增长了3.5%,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2.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6.1%,
个人所得税35.9亿元,下降了22.1%,
企业所得税145.8亿元,下降了1.4%,
增值税315.1亿元,增长了3.8%,
契税105.1亿元,增长了9.4%,
房产税28.6亿元,增长了3.5%,
物价指数比上一年上涨了3.1%,
郑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为1145.8亿元,占GDP的1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671.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5%,
住户存款余额7957亿元,增长11.1%,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364.3亿元,增长19%。
恒大计划造价120亿的莲花状足球场?
谢谢您的邀请!首先更正题目,恒大足球场是荷花状,不是莲花,二者是有区别的。我愿意为恒大足球场点赞、为恒大点赞!我认为,恒大做了一件令国人骄傲的事情,至少于中国足球是这样。
4月16日,恒大足球场正式开工。这座位于广州南部、总投资高达120亿元的巨型荷花状建筑,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置最全、科技含量最高、座位数最多(可容纳10万人)的国际顶级专业足球场。据媒体介绍,2022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后,它将成为媲美悉尼歌剧院、迪拜哈利法塔的世界级新地标,也是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不过,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网上就火了。火的本身,除了对恒大“大手笔”的惊叹,相当一部分的网友、球迷甚至媒体,却发出不同的声音,认为外形“土”,荷花的“软”与足球的“硬”不相匹配,显得不伦不类。更有个别媒体故作专业地从“美术、艺术、审美”的角度发出“哀鸣”:你喜欢不喜欢不重要,我是老板我有钱,我就盖成我喜欢的样子。
说实话,我并不认同这些“杂音”、这些“不同的声音”——尽管本人也并非建筑甚至美术或者艺术专业。
一、巨大的荷花寓意深远
恒大足球场的设计理念就是荷花绽放,这与全世界目前绝大多数顶级足球场普遍采用的椭圆造型不同。
在古代文人墨客眼里,荷花象征高洁、神圣、友谊、爱情。“荷”与“和”同音,故有和气、和顺、和睦之意,一直是中国人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诗仙”李白有大量咏叹荷花的诗,其中《口号吴王美人半醉》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采莲曲》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若耶溪傍采连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恒大作为一支中超豪门强队,以荷花作为自己的主场建筑物造型,应该也饱含自己追求高贵、圣洁的品格之意。炙热的金红色,与恒大队服颜色相符,也是广州这座“花城”极为吻合。世界足坛有“床单军团”、“格子军团”,有“铁锤帮”、有“潜水艇”,难说日后不会有一支“荷花军团”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恒大足球场位于广州南部,建好之后,从空中俯瞰广州,南部一朵巨大的荷花与北部的广州塔遥相呼应,既鲜艳夺目,又生动活泼,极富现代气息。
第二、关于“土”
外界的“吐槽”,多为“吐”而“吐”。即便贵为某知名媒体人,也只是发表些诸如“审美问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并没有真正从所谓的美术、艺术角度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关于“土”与不“土”,个人在此只想简单谈几点:
1、水车。某些出过国、到过欧洲的游客,要是看到立在某个乡间地头的破旧水车,常常就会贮足观看。有的甚至会故作深沉状欣赏起来,仿佛那不是一架水车,而是某件历史文物。似乎自己是一个文物专家,满脸虔诚要通过这件文物探究它的过去和未来。又或者,穿越历史,回到远古,像鲁迅笔下的“看到月缺花残也要落泪”的古人。说不定,还会有人联想到欧洲某个世纪的骑士,比如唐诘柯德之类,以此显示自己的学富五车,或者某种宗教膜拜。
但是,苏州河边上的水车随处可见,又有多少国人去感慨些什么了呢?国内除了“看”到它是一架水车,还能“看”见些啥?比秦皇汉武、如唐宗宋祖?除了一个个装出很阔的样子,间或上树摘花折草、扶着小孩跨越围栏攀爬,哪里还有一丝的“文物专家”的样子?
著名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开篇第一句就是“我是你河边上的老水车”,全诗一唱三叹,表达对祖国曾经的苦难历史、饱经沧桑的哀痛,抒发了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誓以自己血肉之躯献身祖国的强烈感情。可除了大学中文系老师和学生,还有曾经的朦胧派诗歌爱好者,又有多少人真正关注和体会过呢?
同是水车,在欧洲和在国内,待遇不同。
2、关于造型。圣西罗体育场、诺坎普球场、伯纳乌球场等等著名足球场,除了马尔蒂尼、“3R”、梅西、C罗等等著名球星,有谁留意过它的造型?外型酷似几瓣桔子皮的悉尼歌剧院,一茬又一茬的中国游客以亲临现场看上一眼为荣,甚至不惜对着屏幕流尽口水……怎么到了恒大足球场以荷花为造型就成了“土气”的代名词了呢?难道非得在外面立几根罗马柱不行?
不说崇洋媚外,至少这对恒大是不公平的。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能够拿出100多亿建一座足球场,还是“五个世界第一”的足球场,它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足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必将为助力中国足球早日跻身世界。我们应该更多去关注它的功能、它的先进性、它的技术含量、它的现代化水平,而不是它的外型。再说了,以荷花为外型,又怎么能说是“土气”呢?奥运会场馆有“鸟巢”,有“水滴”,有N棵松。如果真要说,大多数足球场甚至体育场外型都是椭圆形,俯瞰还是一个合不上“嘴”的海贝,千篇一律,怎么就不“土”了?
中国的城市建筑、商品房,大多就方方正正钢筋混凝土结构。可这又怎样呢?咱们人多,也习惯这种建筑了,外圆内方是中国的传统,哪能跟人家欧洲一栋栋乡间别墅相比呢?再说了,人家老外天天看的是一栋栋的乡间别墅,未必就不羡慕咱们几百人、上千人甚至几千人共住一栋楼房、不羡慕咱们方方正正的钢筋混凝土!你有你的小别墅,俺有俺的混凝土,咱井水不犯河水,各有各的特点。要是整个世界都是一栋栋小别墅,又谈何去“风格”、谈何“特色”?
咱老祖宗就生在这儿、住在这儿,繁延生息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了,咱红砖青瓦也世世代代,咱从古到今就欣赏这里的花花草草、呼吸着这里的泥土气息。难不成,今天的足球场非得建个小洋楼?
3、外媒评价。恒大新球场开工的消息,也瞬间火遍了全球。英国《天空体育》表示:目前全世界只有平壤五一体育场、达拉斯牛仔的AT&T体育场和墨尔本板球场拥有更大的容量。不过恒大这是建专业足球场,在这领域他们是NO.1。
法国《队报》报道:一座能够容纳10万人的专业球场将在广州建成,旧的天河体育场将成为历史。
韩国媒体《sportalkorea》羡慕地描述:该球场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足球场,也是最高等级、最高科技含量的足球场。
亚足联则发来贺电:由恒大建造的一座能容纳10万人的专业足球,将在2022年竣工!
等等等等。
无论是媒体还是亚足联,除了惊叹恒大雄厚的实力、球场的规模和科技含量,压根就没有人关注它的造型!更没有人说以荷花为造型的恒大足球场“土”!
四、几句其它的话
除了4月16日开工动土的10万人足球场,3天之后,即4月19日,恒大又发布公告,计划在全国再建两座8万人足球场,并广发邀请从目前的6个初步方案中推荐两个。而这6个方案,均出自英国、美国、德国和巴西设计师之手。
据最新报道,原定于2021年夏天在中国举办的世俱杯将分别在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济南、杭州和大连8个城市承办。2023年的亚洲杯,则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城市举行。按照目前计划,2023年之前,国内将至少新增12座3万人容量以上的现代化专业足球场。
某种程度来说,中国足球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催生观念的更新换代。球迷也好、媒体也罢,更应该着眼长远,以发展的眼光看事物,摈弃落后、陈腐的观念。恒大的某些做法,可能不一定都尽如人意,甚至有有些可能“踩线”。但它对足球的执着、对足球的投入,却是实实在在的。至少,新的恒大足球场建成之后,它将拥有16个VVIP包间、152个VIP包间,有国际足联区、运动员区、媒体区、新闻发布厅等顶级配套。还有儿童世界、国际美食、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8大类122项专区,还将引进38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而这,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体育文化综合体。
所有这些,更应该值得国人自豪,更应该着墨去“细说”。“盖一个青花瓷的大瓶子”又怎么样呢?有中国特色又怎么样呢?“搁在北京”又怎么样呢?君不见,央视那座直播大楼,又是什么造型!你不能因为恒大足球场渗透着恒大老板的理念就一味去反对它。就像悉尼歌剧院,不也从来没有人对它的桔子皮造型说三道四嘛!
其实,与其说是“杂音”,不如说是某种劣根性在作怪。在某些问题上,国人习惯于“打压”对手,习惯于把对手“踩”在脚下,而不愿意采取公平竞争的态度争取共存。比如说人家是老板,有决定权。因此,“激励我们好好工作,努力挣钱”,这“比审美更重要”等等,其实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
中国人就是中国人,虽然不再天天唐装汉服,但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基因,决定了我们有我们的特点,我们有我们的风格,我们有我们的特色,包括审美观点。抛开民族的、地方的风格特点,假装自己很“洋气”、很“世界”,其实不过自欺欺人耳。阿Q有没有辫子,骨子都都要争取长条凳,都是要想着土谷祀,和吴妈。可这又如何,每个人扪心自问,自己身上就一定没有阿Q的影子?就没有孔乙己的影子?就没有祥林嫂和闺土的影子?
吃再多的西药,还是无法忘掉《本草纲目》;读过再多的洋学堂、喝过再多的洋墨水,咱的根基还是《诗经》、《史记》;走过再远的路,你脚下的土地永远还是长城内外;你飞得再高,喝的还是长江、黄河的水……
我认同恒大足球场的设计理念乃至外部造型,不是认同它的全部,但这并不妨碍恒大的一路向东。我们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那必须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如果一味只是发发牢骚,那就可以用钱钟书老人那句名言形容了——
爬的越高,那并非上树之后才长出的尾巴,便越为人所瞻仰。
(今日头条悟空独稿,未经许可禁止今日头条之外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区块链等同于数字货币吗?
区块链肯定不等同于数字货币,区块链的范畴远远大于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的一个很小的应用而已。
当前区块链的应用是很多的,只是C端用户还没有很直接的感知到而已。
昨天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副总裁蒋国飞表示,目前蚂蚁区块链已经落地超过40个场景,包括区块链借贷、区块链合同、公益区块链、物流。这些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最大的好处是信任机制,比如借贷,第三方担保机构可以完成的事情完全可以记录在区块链上,通过智能合约生成借贷信息,在链上自动执行,到了约定还款日,合约自动执行,在链上完成交易。
下面来梳理一下区块链行业在几个行业的应用。
版权保护当前版权保护鉴证证明方式登记时间长、费用高,中心化的机构公信力不足。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存储、私钥签名、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提升鉴权信息可靠性。
应用案例:
“Onchain、微软中国、法大大在北京成立了电子存证区块链联盟“法链”;
微众银行、广告仲裁委共同退出的仲裁联盟链。
物流行业商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假货问题在困扰着各大商家和平台。茅台之前爆出的假酒案例等等。
区块链的数据不可篡改性可以保证销售出去的产品信息永久记录,无法通过简单复制防伪信息去二次销售。
应用案例:
阿里巴巴的菜鸟海淘进口实现了海外商品溯源。
供应链金融在一般供应链贸易中,从原材料的采购、加工、组装到销售的各企业间都涉及到资金的支出和收入,而企业的资金支出和收入是有时间差的,这就形成了资金缺口,多数需要进行融资生产。中小企业规模小、发展不稳定、信用低,风险高,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也无法想核心企业一样有很长的账期;一般越小的企业其账期越短,微小企业还需要现金。
应用案例:
腾讯、金蝶都在做类似的企业级服务。
跨境支付跨境支付涉及多种币种,存在汇率问题,传统跨境支付非常依赖于第三方机构,存在着两个问题;流程繁琐,结算周期长:一笔交易需要24小时以上才能完成。并且手续费较高,平均成本在25-30美元。
区块链可以解决跨境支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信任机制;带来了两个好处。
效率提高,费用降低: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通过公私钥技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再通过加密技术和去中心,达到数据不可篡改的目的。
应用案例:
Ripple、Circle和招商银行。
资产数字化实体资产一般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实体资产往往难以分割,不便于流通;二是实体资产的流通难以监控,存在洗黑钱等风险。
使用区块链实现资产数字化,资产可以做到易于分割、流通方便,交易成本低;并且所有资产交易记录公开、透明、永久存储、可追溯,完全符合监管需求。
应用案例:
腾讯的微黄金。
除此之外,区块链还在很多行业有着应用,只是从当前的技术底层来看,区块链的技术处于早期,这些应用还需要大量的案例来支持。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区块链本身的技术有点可以给很多行业带来优化。在未来,区块链的应用案例会越来越多。
数字货币有未来吗?
你好,从信息熵角度说,为表示你有多少资产,以前用黄金重量,后来用纸币,现在或未来就是银行里的一串数字。
要知道,黄金重量值是有效信息,但是它的颜色、重量本身带来的运输成本都是冗余信息。纸币也同理,上面一切防伪信息都掺杂冗余信息。而手机上一串数字就是最简单方式呢?非也。单纯数字又过度简化了:
因为如果银行删了这个数字,你的钱就不属于你了么?逻辑上不应该这样,因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分布式记账的账本,也就形成了现在加密数字货币的核心,更是未来的趋势。
一、为何需要数字货币?离线支付和匿名性一直都是现金试图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数字人民币(也称 DCEP)就是属于法定加密数字货币,是把基于国家信用的纸钞改为了加密数字串形式,致力于对 M0 的部分替代。
数字化人民币一经发行,就受到民众广泛关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部分地区已经最先体验了一波人民币红包“买买买”的欢乐。
用过的人都知道,数字人民币既方便实用又有体验感,只是大家并不懂这一切“好用”的背后是就是技术的突破与革新,因为离线支付和匿名性,其实恰恰一直是现金甚至是数字现金要试图解决的问题。如今的数字货币,本身就可以分成四类:匿名的,不匿名的,在线的,离线的。不匿名、在线的数字货币是最直观的,这个在实用中清晰易懂的。
比如,在消费者这边:当消费者向银行发出请求,要一笔数字现金,银行就会用私钥签名一个电子文件发给消费者,你帐户上钱扣掉了。然后消费者用银行的公钥验证这个文件是否有效,如果有,你可以去花啦!而在银行这边,帐户上扣钱,会记录自己所发行的电子现金的序号。当商家联系自己的时候,验证这笔电子现金,包括序列号是否有效,是否已经被花了。如果一切正常,商家帐户被加上一笔钱,交易结束。
这个流程其实非常直观,以银行为绝对中心,一切的保密工作都是银行做的,银行也100%的知道消费是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区别就是可以提一笔钱不花放在数字钱包里,也类似于一个带有延迟的支付宝。
另外,匿名的在线货币更像现金,而且匿名的数字现金非常神奇,银行会知道这笔钱去什么地方,这里又用到“盲签名”的技术。
这个流程就相对复杂,我们自己生成一个“数字信封”,然后把数字现金的需求,比如20元和其做一个运算,相当于装在里面,让银行去签名。当银行签名后,从我们账上扣钱,认可了这笔数字现金,到了我们手机本地后,自动对数字信封脱壳。现在我们手机上有了20元经过认证的数字现金,但当我们消费时,因为壳的信息只有手机本地才有,手机本地进行加壳和脱壳操作,银行只知道我们帐户上少了20元,而某个小摊多了20元,但银行无法把这两个20元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无法追踪这个私人信息了。
可见,数字货币其实在背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帮我们解决掉当下现金的短板与难题,这就是科技时代的一种“红利”,包括技术上实现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降低人为干预成本等等。
因此,在未来大规模的物联网时代,机器也需要货币(合约),跟人类货币适当隔离。法定货币和数字货币不完全取代,但数字货币将大规模扩容,只待物联网应用落地!二、当下推广的央行数字货币,会让用户抛弃第三方支付吗?说实在的,除了现金,很多人还一直都在忧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龙头地位不保。
按理说,从技术角度看,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去中介化”点对点交易,只要商户和消费者都开通了央行数字货币钱包,两个钱包地址之间就可以直接交易,既没有移动支付什么事,也没有银行什么事。可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自然不想真正“去中介化”,采取的仍是“央行——金融机构——用户”的双层运营机制,用户在金融机构开户,不直接与央行发生业务关系。
那么,这个问题来了,央行数字货币双层运营,而第三方支付则是三层结构:央行——银行——(银联/网联)——第三方支付——用户。也就是说,央行数字货币,明确表态需要银行账户,还需要第三方支付账户吗?
当然,理论上是不需要的,就像没有第三方支付时,支付转账交易也照常运行一样。就现有清结算体系而言,第三方支付属于体验层面提升,也是锦上添花,一直都不是必需品,就央行数字货币也是如此,没有第三方支付,不会有实质影响。
但是,央行数字货币是个新战场,用户习惯从零培养,现在来看,银行APP率先试点,先发优势不在第三方支付这里。当然,我们也不必过度夸大这种影响。
站在用户角度,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银行卡余额并无本质区别,其尝鲜属性能吸引少数追求变化的年轻群体,要被大众普遍接受,却是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过程中,银行APP率先试点带来的先发优势微不足道。最后,第三方支付崛起,并非监管机构有意推动或金融体系自发孕育的产物,而是市场需求自我催生的变革创新。既然是契合市场需求而生,用户习惯成为第三方支付最大的护城河,只要它们用户体验不滑坡,第三方支付就有生命力。
归根结底,支付的竞争,一直是场景和体验的竞争,无关乎数字货币是不是用来替代之说的。总之,因为我们人类正在逐渐进入数字世界,这里的本质是,自然界的信息计算太过耗费能量,人类把自然信息数字化,计算效能大幅提高,而数字世界的价值需要流通,因此就诞生了数字货币。在这个过程目前看来是不可逆的,只要人有进取心。
发表评论